“职业院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能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人才保障﹔非遗项目走进院校课堂,也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建议,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传统文化的存续力。
目前,全国已有多所职业院校设置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张运凯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尽管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非遗传承人才短缺,非遗教育资源不足,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机制不健全等。
“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需要政府、学校等多方协同努力。”张运凯委员建议,政府加大对非遗与院校融合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院校开展非遗教育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科学性和实效性。院校根据国家专业目录和地域非遗文化,构建非遗专业集群,同时,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课程,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
此外,张运凯委员建议,支持院校建设非遗实训基地、资源库等,设立“团队传承人”,允许一个项目由多个传承人共同承担传承责任,吸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外聘教师或实习导师,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操技术过硬的非遗传承教师队伍和可用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记者王璐丹)
人民网石家庄3月3日电 (记者杨文娟)3月3日,从河北省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河北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围绕白洋淀流域、京津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分区施策、分类指导,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宪伟介绍,2024年,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到80%以上,劣Ⅴ类断面比例连续五年保持為零。…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