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接触式光学三维应变测量系统(DIC-3D)的数字图像采集过程中,进行三维D位移、应变测量的前提,需进行数字图像的采集。
新拓三维非接触式光学三维应变测量系统(DIC-3D),搭配DIC软件拥有数字图像采集模块,可调整相机设置和捕捉同步图像。
DIC-3D软件可以调整软、硬件参数,获取精准的数字图像;并结合DIC-3D相机的参数设置,实时优化采集的图像质量。DIC-3D软件设置参数优化图像采集质量,如本底噪声等优化设置。
新拓三维DIC-3D相机采集时的信号触发方式,包括软件触发,硬件触发、外部信号触发、手动触发和编程触发。
远程控制触发模式:对于一些相对特殊的加载情况,人员不能在测试现场,DIC软件提供可以通过外部信号触发摄像机。
设置试验机参数,使新拓三维非接触式光学三维应变测量系统(DIC-3D)和试验机连通并进行数据交互。视图系统参数串口 设置设备类型、端口号和波特率等参数。
触发间隔[ms]:是指信号触发的周期,如设置为 100ms 时表示 1 秒采集 10 张图像。
当XTDIC系统测量头和被测物都准备就绪后,便可开始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当前主要有标准手动采集、自定义采集两种方式:
采集参数设置结束之后,点击 采集 后相机会开始按照采集频率进行采集图片,点击 停止采集后,工程显示区会显示已采集得到的图像列表。每一组图像称之为一个状态,包括左右相机采集得到的图片。
动态采集功能包含序列设置和循环采集设置。一些试验中需要尤其关注某一个瞬间时刻的数据时,固定采集间隔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可以使用动态采集中的循环采集功能,该功能是设置一个缓存区,普通采集时按照正常采集间隔,采集的最后瞬间会一次性将缓存区的图像保存下来。
采集约束主要有两个:1是采集频率,2是采集数量。如果对采集顺序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自定义采集序列,如材料拉伸实验,可以设置三种不同的采集频率采集三个拉伸变形阶段的图像,并且这些采集序列是可以随时进行修改的。
Ring-Buffer采集模式:有一个环形缓存区,可同时实现采样采集和缓存两种目的。首先设置好缓存区大小,其次设置好采样频率。这样当缓存区图片达到满状态时,就按照采样频率开始保存图片,当实验结束时,再将缓存区的图像全部保存,连同之前已保存的图像形成完整的原始数据。该功能主要用于无法确定实验终止位置的情况,如断裂。
在非接触式光学三维应变测量系统(DIC-3D)进行图像采集前,以通过预览可调整采集图像的质量,并且通过一些参数来进行验证。
可以在视图中统计感兴趣区域的灰度分布直方图,用来确定光照条件和曝光情况是否合理。
可以评估视野内的斑点的平均大小,用来确认散斑的质量以及后续分析时需要设置的子区相关参数。
新拓三维非接触式光学三维应变测量系统(DIC-3D),锁相环功能支持低频相机实现高频采集。这个DIC-3D功能模块,可实现以较低频设备拍摄稳定且重复运动的高频被测物。
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赖于外部提供的两个不同的信号和对激励信号进行同步,从而实现对结构的多次激励。
通过锁相环功能,利用相位同步原理精确跟踪周期性加载运动,还原一个完整疲劳循环。自动检测疲劳频率,自动捕捉加载波峰、波谷,可自定义一个或多个相位多周期还原一个疲劳循环。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