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家校社合力让非遗“活”起来
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663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在履职过程中,十分关注非遗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和弘扬。今年全国两会,她建议持续在非遗传承路上

  的确,正如田静委员所言,“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制约非遗保护传承最大的困难是后继乏人”。客观来看,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喜欢非遗文化,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就重视非遗文化所蕴藏的教育价值,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不断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在职业教育领域,则需要学校科学设置非遗专业,邀请非遗专家授课,并进一步统筹学校教育、非遗传习中心(工坊)实践等方面的力量,让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更好地得到传承。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传承,通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非遗技艺培训学校,参加非遗展示宣传活动等,家校社合力让非遗“活”起来,就能赋予非遗文化非凡的吸引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学习、爱上非遗文化并积极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上一篇:国际观察:中塞友谊树立中非团结合作典范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