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他们为环保做了太多事,服装推出环保系列,线下使用环保纸袋,门店还专门设置旧衣物回收,顾客只要参与回收旧衣物,就能换到对应的购物折扣......
我始终觉得,不给 H&M 颁发诺贝尔环保奖都说不过去。毕竟这是人家殚精竭虑,坑蒙拐骗,呕心沥血数年才立起的贞洁牌坊。
但谁曾想,它背地里干得却都是些下流买卖。瑞典媒体的几篇调查报道,硬是拆穿了它的伪装,环保皮下 H&M 的真实嘴脸令人作呕。
因为快时尚注定不环保,怕影响销量,大聪明 H&M 才开始回收旧衣物并发放折扣券,H&M 曾不止一次承诺,它要在全球发起「可持续时尚」。
它在公司官网宣称:回收的旧衣物得到 100% 利用——或进行二次销售,或制成纤维,就连再生产造成的粉末它都要压缩处理成纸板。实在没办法再利用的将做燃烧处理,转化为新能源。
早在 2017 年就有媒体曝出,H&M 自 2013 年以来焚烧了 60 吨滞销衣物,平均每年 12 吨。别说可持续时尚了,就连滞销新品都要放火焚烧,一烧就是 60 吨。
显然不是,因为 H&M 很快便出面辩称:被焚烧产品是不符合安全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出售或回收的产品,系根据公司安全条例被自动销毁。
且不论每年生产 12 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衣物是否离谱,就单凭 H&M 的辩解,记者立马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结果再次揭发 H&M 的谎言:被焚烧的产品没有任何危险物质超标。
经过媒体调查后发现:今年 1 月至 5 月,H&M 三个负责回收的合作伙伴共出口衣物 5711 包。这里超过一百万件衣物,净重达 314000 公斤,每件都可以直接链接到 H&M。
H&M 负责人回应:H&M 集团坚决反对将衣服变成垃圾,这完全违背了我们创建更加循环的时尚产业的工作。
然后呢?没有人为此负责,调查结果很可能再次石沉大海,这些人却依旧能在别处海岛上看落日、数钞票,这是一种全新的殖民方式——让一些人失去家园,帮一些人收获财富。
这片海滩,是一栋被砸破了全部窗户的大楼。自从第一包衣物被扔在此处那天起,破窗效应便会让此事愈演愈烈,如今已是不可逆的损害了,更悲观的是,没人确定这里是不是唯一一片这般模样的海滩。
上图是瑞典媒体 Aftonbladet 在孟加拉国调查时拍下的照片,这里常年流淌着五颜六色的工业废水,人们常说:光是看这里排出的废水,就能预知明年的流行色。
表里不一的 H&M 一边向顾客承诺:他们热爱环保并会对环境负责,一边将工业废水源源不断地排向这里,河流湖泊因此变得浑浊恶臭。
在当地人的回忆中,它曾清澈见底,一眼便能望到成群结队的鱼,孩子们曾在水中嬉闹,人们口渴时甚至会随手捧起水来解渴。
如今它却是个浑浊的染缸,常年散发着恶臭。人们再也没能从中找到过一条鱼,大人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着孩子们,别碰到这里水。当地人向记者说,他曾亲眼看到一头牛走到河边喝水,紧接着重重地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即便如此 H&M 仍明目张胆,他们有一万种方法让此事变得不为人知,也有一万种方法批量复制这样明火执仗的工厂。光是在孟加拉国的一个区辖县内,就有足足 36 家 H&M 的工厂。
但是这些设备却很少运营,仿佛一个个庞大的摆设。当地人并不理解,工厂为什么不愿使用这些设备,旁人却都看得明白——用设备运营的预算做品宣才是「聪明人」。
它的天猫旗舰店如今仍在营业,线下门店也仍敞着大门,调查报道其实没有掀起太大水花。它仍堂而皇之的撒谎,不求瞒天过海,只愿中饱私囊。它仍能冠冕堂皇加入「环保组织」,再借由莫须有的诽谤辱华。
巨大的利益,推着产量走。时尚行业约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0%,超过了地球上所有航空和航运的总和。
为这些服装染色的废水,是更庞大且惊人的数字,他们裹着化学物质流入湖泊、河流。居住在 H&M 工厂附近的人,很熟悉这样的水域:它看着又红又黑,总有气泡,闻着既有化学气味,还带着腐烂的味道。
人们总是高看了大自然的自愈能力,这样的水只会越积越多。它们会沿着溪流前往江河,再一路汇入大海,它们还会随着地下水下降,最终进入田地和森林。
随着雨季的到来,堆积如山的衣服就会被慢慢卷进海里,毛衣将缠绕着海龟的脖子,T 恤和卫衣也会被鲸鱼吃进嘴里,随便一条牛仔裤就会要了鱼的命......垃圾将填满海洋。
把废水排到贫困地区的田地里,把垃圾堆在贫困国家的领土上,这里的人们胆小、怯懦,看到记者都要躲躲闪闪,他们害怕与资本和权贵对抗。
此时此刻,也许又有一吨废水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倾泻而出,也许又有几吨衣物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被焚毁堆积。今天这一切似乎都与我们很远,丧钟为河流、湖泊和海洋的生物而鸣,为远处的植被动物耳鸣,但总有一天会与我们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