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97立方米,不足全国的十分之一。水资源短缺,一度成为制约这座农业县
2024年10月,成安县入选河北省省级水预算管理试点县,率先探路“水预算”,像管“钱袋子”一样管“水袋子”。大半年时间过去,试点进展如何?水资源账本是否越管越清?近日,记者走进成安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探寻水预算管理带来的变化。
8月25日一大早,成安县柏寺营乡贾庄村泵站管理员李保印来到村头玉米地,查看水计量设施的运行状况。
“以前浇地按亩收,一亩17块钱,用多用少一个价。自从2025年初水计量设施安装到户后,现在按计量表来收费,1立方米收两毛钱。”他指着计量表说,“老乡们现在可比以前算得清,一亩地少用20立方米水很常见,算下来一亩地浇水成本降到13块钱。”
什么是水预算?“简单来说,就是对水资源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规划、监测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成安县水利局局长宋增军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像家里记账,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得一笔一笔管清楚。水预算就是把水资源的来源和用途纳入‘核算’,实现总量控制、精准配置。”
农业是成安的用水大头,占总用水量的85%。长期以来,粗放的灌溉方式导致宝贵的水资源利用率偏低。实现计量监测,是科学开展水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以水量的精准计量辅助定额计算,为水预算基准额度的复核与校验提供了前提条件。如今,随着农业灌溉用水在线%,全县基本实现了“以表计量”全覆盖,村民们的节水意识被彻底激活。
“由于采用旋耕机翻土,地头的土要稍高一些,以前按亩收费,就大水漫灌,把地头也灌满,无形中造成水资源浪费。现在大家主动把地整平,能省一方水是一方。”李保印说,只要庄稼喝饱就行,不追求满地淌水。
更显着的变革发生在规模化农田。成安县张庄村农事托管服务公司(唐山海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占玉站在麦田旁,自信地展示他的“新武器”——自走式农业灌溉机器人。“设定好灌溉时间、范围、水量,机器人自动规划路线精准喷灌,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节水率高达40%至50%。”他边说边在手机上演示,“以前大水漫灌,现在是‘点对点’喂水,每亩灌溉成本降了45元。”
夏灌期间,为让小麦“解渴又管饱”,成安县从岳城水库调水,确保渠道水量充足,并依托智慧水务管理平台,为农田灌溉装上“智慧大脑”。通过实时监测各渠道用水量,结合农田分布、作物需水规律,合理调配水资源。
在漳滏河灌区成安管理站,站长田振磊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控各渠道水量。“你看,借助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反馈的数据,我们能及时掌握各支渠灌溉进度和水量情况,灵活调节水闸进水量,把每一滴水都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他指着屏幕说,“过去放水靠经验,现在靠数据。”
依托既有节水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凝聚试点攻坚合力。在河北省水利厅的支持指导下,成安县聘请高水平专业团队,编制完成《成安县水预算管理试点实施方案》,经县政府批复印发。
工作人员通过农业用水管理平台查看用水户的水权水量、使用水量、在线井数、使用井数等。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走进成安县水利局,水预算管理试点实施方案清晰勾勒出“三级架构、零基核定、动态调节”的路线图。“我们借鉴财政预算中的‘零基预算’理念,打破过去水支出项目‘基数依赖’,以当年实际需求与水资源承载力为准,重新核定每一方水的用途。”成安县水政水资源服务中心主任田振强介绍。
所谓“三级架构”,即“县级统筹—行业分解—用户落实”。全县水预算总额根据年度水资源总量、生态需水、取水许可等指标确定,再逐级分解至6镇3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等行业,以及247家重点用水单位,包括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和公共供水管网内年用水量超过1万立方米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用水单位,其中工业5户、服务业9户、农业233户。
2025年,成安全县水预算额度总量为1.251亿立方米。其中,县级预留139万立方米用于应急调剂,其余1.237亿立方米全部分解至各区域、各行业和用水户。农业用水被细分为灌区、林草、大户、散户四类,散户以村或用水协会为单位“打捆”管理。
“每一个用水户头上都有额度,节省下来的水,还可以通过水权交易‘变现’。”田振强说,“就像家庭省钱存银行,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水银行’机制,激励大家把省下的水存起来、转出去、用出效益。”
在工业领域,水预算成为调控产业布局的“指挥棒”。高耗水项目一律严控,高效益、低耗水产业则优先保障用水。“过去批用水看历史基数,现在从零开始核,逼着我们优化工艺、循环用水。”成安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零基预算,不仅管住了水量,更倒逼出用水方式的革命。
2025年,成安县对纳入水预算管理名录的247家用水单位下达水预算额度5314万立方米,相较于计划用水指标减少139万立方米,预计新增经济效益222万元。
水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这一理念,正逐渐在成安落地生根。
走进位于成安经济开发区的邯郸市金泰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一卷卷原料钢卷经过酸洗、冷轧、涂镀等工序,变成了厚度仅为0.12毫米的超薄食品级马口铁。
在金泰包装材料公司软水处理车间,工作人员操控反渗透膜装置,将浓水(脱盐水)过滤为纯净水。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我们生产中高端食品级马口铁,镀锡带钢等产品的清洗必须用纯净水。过去直接取用新水,现在通过反渗透膜处理,1立方米浓水(脱盐水)可回收0.85立方米纯净水。”金泰包装材料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张庆召算了一笔账:今年企业要建设一条智能化生产线,水利部门下达的水预算指标为79.2万立方米,但通过浓水(脱盐水)回用、冷凝水回用等措施,上半年实际用水不到30万立方米,全年有望节水量超30%。
成安的非农用水已全部置换为南水北调江水,彻底告别地下水开采。在成安县智慧水务平台上,每一个管网用水户的远传表数据实时上传,实现了“源头—龙头—排水口”全过程监管。
经济效益之外,生态效益悄然显现。2025年,成安通过水预算管理预计减少地下水开采102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地面沉降、生态退化等问题。
社会效益同样实实在在。居民生活、粮食生产、重点产业用水得到优先保障,水事纠纷减少了,节水氛围更浓了。“现在大家见面常问‘你家今年水指标多少’,就像问粮食产量一样自然。”成安县一位乡镇干部笑言。
水预算管理,是一场深刻的用水观念和管理方式变革。成安以试点为契机,逐步构建起“精准监测—预算分配—动态调控—市场交易”全链条管理体系。接下来,成安将继续深化水预算管理试点,推动农业节水扩面、工业循环用水升级、水权交易规范运行,努力走出一条缺水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