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赣南闽西苏区的创建者。曾经隶属过红一方面军的红军队伍包括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七军团、红八军团、红九军团、红十五军团(长征后归入红一方面军建制)。
这些部队的将士们,南征北战,浴血搏杀,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如果评选红一方面军五虎上将的话,应该是哪五位呢?
我认为,朱老总、彭老总、林帅、伍中豪、黄公略五人,是当仁不让的人选。朱老总,原本是南昌公安局长,以及江西军官教育团的团长。虽然名义上是江西省主席朱培德的部下,但实际上朱总早已参加了革命入了党。
1927年8月,朱老总参与指挥了震惊中文的八一南昌起义,点燃了人民军队的革命火种。1928年,朱老总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在宜章县城发动起义,并率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与主席胜利会师。
朱老总指挥了井冈山苏区的前两次反会剿、红四军南下作战的一系列战斗、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功赫赫,功勋卓着。可以说,朱老总的战功被人们忽略了,他是云南讲武堂出身的科班生,实战经验也极其丰富,军事能力绝不是盖的。
第二位是彭老总。彭老总出身行伍,但也是上过军校的。当年彭老总杀死恶霸欧盛钦,遭到通缉,他改名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回到湘军独立第五师担任连长,军事知识丰富,实战经验更丰富,行军打仗,运筹帷幄,对他都是手到擒来之事。
彭老总指挥了平均起义、井冈山苏区第三次反会剿守山之战、两打长沙、红五军南下开创红三军团等一系列战斗,长期独当一面,战功显赫,能力出众。在红军时期,他的战功在全军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第三位是林帅。林帅是黄埔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但其实早在考入黄埔军校之前,他就参加革命入了党,在军校时,他也是少有的公开自己党员身份的学生,老蒋虽然想拉拢他,但见他革命意志坚定,也就无从下手了。
1927年8月,林帅在马回岭随独立团参加了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连长的职务。上井冈山后,他表现出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受到了主席的赏识,开始一飞冲天。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林帅指挥过龙岗战斗、草台岗战斗等胜仗,擅长打伏击战、运动战,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愧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他的突出表现,使得老蒋对未能拉拢他懊恼不已,直呼林帅是“战争魔鬼”。
第四位是伍中豪。相比起前面三位声明显赫的大人物,伍中豪的名气就相对小多了。但实际上,伍中豪的军事才能绝对不在林帅之下,只可惜他早早牺牲了,不然绝对是我军的开过原帅。
伍中豪曾就读于主席主持的广州农讲所,与主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秋收起义时,作为警卫团的副连长,伍中豪坚决支持主席的正确主张,随部队顺利开进井冈山。在创建井冈山、赣南闽西的一系列战斗中,伍中豪功勋卓着,做到了红12军军长的位置。但他牺牲在闽西的战斗中,如果不牺牲,他将是妥妥的元帅。
第五位是黄公略。黄公略是彭老总的老乡兼好友,与老彭一起指挥了平江起义,在红军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擒获张辉瓒一战中,黄公略率部纵横驰骋,为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不俗的贡献。所以主席在诗词中写道: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可惜的是,黄公略也牺牲在反围剿战斗中了,如果不牺牲,他获得大将军衔,肯定是毫无问题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