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伐战争的影响,自大革命失败,毛主席确立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之后,红军队伍和红色根据地,绝大部分都位于南方。
鼎盛时期,红军创立了井冈山、中央苏区、鄂豫皖等十多块红色根据地,兵力有30万之巨。然而这一切,随着国民党的疯狂围剿出现了变化。
从1934年10月开始,先后有4支红军队伍踏上长征之路,这4支队伍分别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以及红25军。
三大方面军主力的离开,也意味着位于南方八省的红色根据地基本没有了大规模主力红军的存在,留守南方八省的不是红军地方游击队,就是老弱病残或少数主力部队伤病员。
位于南方的红色根据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因此,红军长征出发之前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部队总数虽然有数万人的规模。
然而,在国民党绝对重兵的围剿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到新四军成立时,红军南方为南方的红军队伍只剩下了1万余人。而且这1万多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共和谈之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趁机扩编的。
也就是说,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队伍,大部分都牺牲在战场上。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条件之恶劣,环境之艰苦,战斗之艰难可想而知。
所以,虽然没有参加长征留在南方八省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将领,有许多极为优秀的开国元勋,例如唯一的元帅陈毅,有“战神”之称的开国第一大将粟裕,以及邓子辉等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
但是,南方八省的游击战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主力长征离开等原因,依然极为艰难,各游击队损失也普遍十分惨重。
不过,有这样一支红军队伍,在主力离开之后不但坚守在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游击战,而且在敌人的腹心之地始终维持上千人的规模,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中规模最大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