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既温暖又环保?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这样做
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663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牧民朝木日力格家里却温暖如春。她满心欢喜地说:“以前烧煤取暖,不仅脏、乱、呛,对环境也不好。现在用电供暖既方便又暖和,这就是‘煤改电’清洁取暖工程带来的好处。”

  清洁取暖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环保工程。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兴安盟科右前旗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努力提升农牧区冬季取暖的清洁化水平,让农牧民过上“绿色暖冬”。

  2023年,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内蒙古中润环投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10处电采暖集中供热站。采用清洁供暖方式,无需改变传统建筑体内部管网、水暖散热方式,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开挖道路、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群众只需改变热源,缴纳低于过去20%的取暖费,就可以享受清洁供暖的实惠,供暖期还比燃煤集中供暖时间延长一个月。目前,乌兰毛都苏木电采暖用户达498户,供热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清洁取暖已成为科右前旗美丽乡村建设的“标配”。无论是乡村小学还是村庄,传统的靠柴草烧炕、用煤烧炉子的取暖方式正在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热风机、空气热能泵等多元化清洁采暖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更加环保,而且更加高效、舒适,为乡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走进科右前旗大坝沟小学,暖洋洋的教室内不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在过去,学校采用烧煤取暖的方式,但温度并不稳定。自从采用了电采暖智能控制系统后,情况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个系统实现了智能恒温控制和无人区域的节能控制,使得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教室内都保持温暖舒适。大坝沟小学的总务主任李庆全表示,师生们对此非常满意,感到非常舒心。

  近年来,在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的全力支持下,科右前旗的27所乡村学校成功实现了冬季燃煤取暖向节能减排的风电供暖、空气能供暖的转变,彻底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历史。这一清洁取暖措施累计惠及师生1.26万人。

  为了减少供热燃煤污染,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科右前旗还采用了水源热泵供能系统、太阳能集中供暖、空气能采暖装置等多元化的供热方式,让百姓们过上了清洁暖冬。

  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民泉村,使用水源热泵机组供暖不仅省去了燃煤的燃烧过程,还避免了排烟、排污等污染的产生。自从去年冬季投入使用以来,村民们对这种采暖装置赞不绝口。在23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中,仅用了3800余元的电费就完成了6个月的取暖,实现了省电、省人工、无污染的效果。

  家中暖起来了,空气好起来了,是广大群众使用清洁能源后的共同感受。“自从使用太阳能集中供暖后,屋内变得干净整洁,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了。”巴日嘎斯台乡保龙村幸福院老人李树斌说。

  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采用空气式太阳能加双级耦合热泵集成供热系统,将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空气能热泵和水源热泵进行优化集成。这种系统能够在严寒地区实现稳定、高效、高温供热,并且可以全天候运行。相比燃煤锅炉,该系统可以节约近50%的能源费用。

  巴日嘎斯台乡太阳能集中供暖项目总投资为693万元,新建了8套空气源热泵供暖设备。该项目惠及全乡9个村,联合供暖总面积达11608平方米,受益群众为238户433人。每年可以节约31万元的能源费用。

  清洁取暖一头连着居民家庭的“温度”,一头连着蓝天白云的“净度”。取暖方式的改变,减少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缓解了长期燃煤取暖产生的烟尘、炉渣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右前旗的“绿色暖冬”,正随着清洁取暖的推进变为现实。

  近日,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传输速率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它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协作研制。

  南开大学教授陈永胜、刘永胜、马儒军科研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柔性且可持续的个人体温调节衣物系统。这种新型太阳能热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有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卡热管理器件的柔性特征,将其集成应用于衣物,既智能又不影响穿着体验。

  “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数据,因此对算力的要求很高。对此,与会专家呼吁,解决算力难题,应重塑大模型算力生态,助力国产AI芯片系统练好“内功”。相较于芯片本身的硬件性能提升,郑纬民认为,通过营造生态,提升国产AI芯片的“包容力”更加急迫。

  记者20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自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54天,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记者20日从商务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报告研判的187项工程前沿包括93项工程研究前沿和94项工程开发前沿,涵盖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工程管理9个领域。

  在这种背景下,张鑫团队创新性研发出拉曼光谱探针,为深海探测提供抓手。张鑫表示,该研究细化了水合物分解过程与海水深度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气体水合物分解演化机制的理解,填补了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上升过程数据的空白。

  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月球任务和超高速超级计算机将在未来一年塑造科学研究。天文学家依然担心,由于越来越多的明亮人造卫星群正在用光污染夜空,新的地基望远镜数据可能更加难以获得。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中国科学报》就此邀请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袁道阳进行分析解读。

  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人员瑞安·罗加林说,视频信号从深空传送到地面的速度比经互联网从帕洛马天文台海尔望远镜传到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速度还快。据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曾展示从近地轨道和月球利用激光传输信号,“灵神星”探测器则首次在深空展示这一技术。

  AS700载人飞艇于2018年6月批复立项,同年8月启动实施,共生产3架艇,其中01架为无人型技术验证艇,于2023年完成全部科研试飞;02/03架为载人型适航验证艇,分别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9月首飞。AS700载人飞艇采用常规单囊体布局,流线型气囊外形,四片“X”型硬式梯形尾翼,单点单支柱式不可收放起落架。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自然科学基金将稳步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对试点设立的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实行经费包干制。

  19日,何梁何利基金202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分别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更体现出科技金融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12家申领绿证的发电企业和10家绿色电力用户代表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发的首批绿色电力证书。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江宇还提出,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不断提升传统产业从业者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王晓明建议,出台精准的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协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表示,13日至16日有一次强寒潮过程影响我国,18日至21日又跟着一股较强冷空气,两者迭加导致我国气温持续偏低。“暖冬或冷冬指的是整个冬季总体的气温状况,短期的寒潮降温只是其中的‘小插曲’,整个冬季的平均冷暖情况才是‘主旋律’。

  19日凌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针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害,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

  据了解,吉林青年创业园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团组织建设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有97户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这家“牛脸识别”企业的创办者曾经参加过“创青春”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




上一篇:韩媒曝李善均妻子全慧珍近况已紧急送小儿子出国留学   下一篇:助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活环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