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文件精神,推动学校学科专业机制优化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12月14日下午,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曲瑛德带队到工学院开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专题调研,会议由工学院党委书记尤泳主持。
曲瑛德校长助理传达了学校关于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工作要求,详细介绍了“四优四调”的内涵和工作思路。他指出,学科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各学院应对标国家战略及时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升级和换代,以适应新时代发展。工学院作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排头兵,更应紧抓时代机遇,明确面向未来的关键农机装备技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加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宋正河院长围绕使命传承、师资力量、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他表示,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优化,已经对标国家农业强国战略和学校双一流建设需求,优化调整构建了“两系一中心”(农业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和新工科创新实践中心)新发展格局。接下来学院将对应“四优四调”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加强交叉融合,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农业工程学科与机械工程学科高质高效发展。
学院副院长黄光群、李海涛(兼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工业设计专业负责人)、王庆杰(兼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负责人)、高茹英,党委副书记陈度(兼新工科创新实践中心主任),农业工程系系主任刘贤,机械工程系张宾教授、谭彧教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汤修映教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负责人张小栓教授,专业学位研究生专项负责人郑永军教授、教师发展分中心主任陈建副教授等从学科发展、人才储备、专业方向优化升级、新工科创新实践中心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调研组成员也针对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回应和交流。
尤泳书记总结指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学院将以“四优四调”工作思路为指导,积极推进学院学科专业提质优化升级,并为全校其他学科发展提供交叉支撑。
研究生院院长助理杨亚东,就业创业办公室副主任李莉,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李凭峰、赵勇以及李冬、李珊、金樱等调研组成员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