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都针对东莞中小学秋季研学推出系列报道,其中关注到部分家长吐槽研学费用过高,对家庭支出造成压力。12月15日,东莞市教育局推出《东莞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管理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根据《措施》,东莞将从本月开始,试行市内开展研学活动的,每生每次收费标准一般在200元以内,此外,学校组织收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必须同时提供市内免费研学实践路线,试行为期一年。
《措施》要求,严格规范收费管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要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各校组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要由学校、承办机构、家长代表三方共同核算出行成本。费用收取和支出要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公示,确保所有学生和家长知悉。
《措施》显示,结合目前实际,东莞试行以下措施一年(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在市内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每生每次收费标准一般在200元以内;学校每次组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每生每次收费标准在1000元以下的线路须达到全部可选择线路的三分之二以上。学校如组织开展每生每次收费标准超过1000元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需做出书面说明报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备案。学校组织收费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必须同时提供市内免费研学实践路线,要确保有学生选择的市内免费研学实践路线成功出行,且由学校老师带队。
日前,南都聚焦东莞秋季研学问题,开展了系列报道。记者结合9月以来网上现有的涉中小学研学投诉,公开征集社会反馈和意见,发现不少就读小学的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东莞市内一天研学得花费200多元,而读中学的孩子常常需要前往外市甚至出省,动辄上千元或数千元不等。有家长直言,家中不止一个孩子,面对研学费用不堪重负。
东莞市教育局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研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针对研学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在已有的《东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指引》的基础上,形成了《措施》,对研学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再细化、再梳理、再强调,全力以赴营造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