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敞亮的空间里,有着温暖舒适的床,整洁的书桌和装得下四季衣物的柜子……经过“筑梦空间”项目精心改造后,受帮扶孩子的房间焕然一新。学习空间的改善,为困境青少年带来了心理上的积极影响和触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的转变和美好,体会到社会汇聚的爱心力量,在他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自“筑梦空间”关爱计划相关工作启动以来,古田团县委迅速行动,经过前期精准摸排、实地走访,确定了33名“筑梦空间”关爱对象。
改造期间,古田团县委坚持“因户施策”原则,精心设计,除了配备床、书桌、衣柜、书架、台灯、窗帘等家具和生活用品外,还力求为每位困境青少年打造一个舒适整洁、构筑梦想的小空间。
走过杂乱昏暗的长廊,便是淇淇(化名)温馨明亮的房间,看到团县委工作人员吴贝贝的到来,小家伙十分高兴,她熟稔地拉着吴贝贝走进房间,迫不及待地与她分享近期的趣事。
据吴贝贝介绍,淇淇家为农村低保户,父亲去世,爷爷奶奶年迈且患多种疾病,一家开支目前主要靠母亲打零工来维持。改造后的希望小屋是淇淇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改造后的房间,我最喜欢的就是书柜了,以前书只能放在空间不大的书桌上,现在有了书柜,书可以放在书柜里面,写作业也更方便了。”淇淇和吴贝贝兴奋地介绍道。
相比于活泼的淇淇,帮扶对象小鑫(化名)则显得较为文静内向,自父亲去世,母亲出走,小鑫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得益于“筑梦空间”这个项目,在团干部和志愿者等多方的关心陪伴下,小鑫日渐开朗。
“房间改造后,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她每天都很高兴,喜欢在房间里做作业了。”小鑫奶奶对小屋改造后孩子的转变十分欣喜。
在改善困境青少年学习环境的同时,古田团县委积极联动各方力量,凝聚爱心合力,不断加强关爱帮扶力度,建立实施“1+3”结对帮扶机制,即由1个团组织和1名团干部帮助对接社会各界爱心资源,定期组织开展亲情陪护、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解决困境青少年日常实际困难;1名优秀教师负责定期走访、家庭教育,及时对青少年进行学习辅导,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1名爱心人士负责资金帮扶、物资救助,解决困境青少年的生活难题。
此外,古田团县委还积极开展日常关爱行动。每月组织团干部、爱心公益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掌握帮扶对象日常生活情况和困难需求等,并全程跟踪落实,切实为困境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古田团县委已完成33个小屋改造,组织志愿者300余人次参与入户关心关爱活动。
古田团县委副书记顾焓说:“下一步,团县委将按照宁德团市委和县政府关心关爱困境青少年群体的工作要求,做好‘筑梦空间’关爱计划后半篇文章,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的爱心资源,扎实推进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青少年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