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19日电(张倩)19日,以“激活低空经济新动能 锻造大湾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四期“南沙观察家沙龙”活动在广州南沙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低空经济研究员、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金伟在做主题发言时表示,低空经济是一个“产业岛”,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未来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据金伟介绍,我国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产业起步快速,目前拥有eVTOL整机制造企业30余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已开发出近70款产品。目前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注册量已达126万架;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持续领先。
金伟认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取证产品全球领先;二是产业配套不断夯实,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运营服务提供商和基础设施提供商,产业体系建设参与者越来越多,从事低空智联网建设的单位有20余家;三是产业基础优势凸显,例如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60%,轻小型无人机配套产业链齐全,拥有全球最大规模5G网络等;四是产业生态环境更加优越,一方面我国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并发布了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低空管理改革更加深入,并且体制机制优势突出;五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目前我国主导制定并发布的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已有9项;六是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产业规模或将达到万亿元以上。
对于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金伟预计,当前至2027年是低空经济的培育阶段,飞行器逐步转向无人机、eVTOL、飞行汽车等,新产品、新构型不断涌现,无人机行业应用加速,物流有望率先突破,eVTOL等在短途飞行、包机、医疗转运及空中游览等领域将进行商业化试运行;2027-203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爆发阶段;2035年以后则有望进入成熟阶段,飞行器全自主驾驶成熟并普遍应用,应用服务模式彻底变革。
金伟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与智能网联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相似,续航里程会逐渐突破,监管服务、运行规则、产业生态会逐步建立完善,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
金伟建议,从八方面入手促进低空产业发展:一是做好顶层谋划设计。统筹资源,形成合力;加强对接,引导企业参与标准、规则、政策等制定。二是积极推动空域开放。加快空域数字化,建设低空智联网、低空航路网,提高飞行效率。三是大力拓展低空应用。瞄准未来大规模低空运行场景,开展试点应用,推广低空装备。四是加快发展低空服务。聚焦飞行服务、检测验证、出口贸易、解决方案等发展。五是着力发展低空制造。加强无人智能绿色产品开发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龙头企业。六是超前布局基础设施。统一标准、统筹布局、协同推进,构建支撑起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七是强化产业政策支持。制定专项政策,加强资金支持和投资引导,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八是创新低空监管服务。加强产业信息化监视和服务,发展第三方服务,并强化安全。
本期“南沙观察家沙龙”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与开发区政研室共同举办,旨在凝聚各方力量,研究分析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挖掘大湾区发展低空经济的主要特色和关键问题,为南沙低空经济抢占新高地、塑造新优势献智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