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亲曾是台湾空军,哥哥是台湾空军的少校,姐夫是台湾空军中校,母亲甚至也被评为空军的“模范母亲”。这样台湾世家出身的他,为什么选择回到大陆?他的晚年又过得如何呢?
当年美国干涉台湾问题时,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就像两个兄弟在吵架一样,一个外人来掺和算怎么回事儿啊?”
而渡江战役结束国民党移居台湾后,也不断有台湾的战士们回国投降,其中空军就是最大一部分,一共有42架空军飞机来到我国大陆,而其中一架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黄植诚。
当时我国飞机立刻进入了战备状态,在附近训练的几十架飞机立刻聚集,一旦有异常举动,立马进行袭击。连大炮也已经进行了瞄准,一切就位。
然而这架飞机却震动了下两翼,这是当时我国规定的飞机投降的必备动作。当时的空军纷纷叹出了一口气,原来以为是敌人,竟然是远道而来的朋友。
当时这一位少年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国家的重视,甚至被当时的邓小平主席亲自接见,还奖励给他65万元。
当时因为这位少年的“叛变”,台湾方面的相关国防部门的负责人甚至引咎辞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他的父亲曾是台湾的空军,但是却也一直有着祖国应该统一的想法,当时因为蒙受上司的信任,不忍背弃,所以选择一起前往台湾。
然而心里却一直怀念着那一片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自己的亲人们也在那里生活着,所以他在儿子小的时候就跟儿子一起谈论祖国大陆的事情,小小年纪的黄植诚也在心里埋下了祖国的影子。
而黄植诚的母亲也在不断的思念着自己的姐妹们,她时常会笑着对儿子说“你的堂姐应该今年也有你这么大了,小的时候我还抱过她呢,这么多年了,姐妹也没再见一面。”
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小小年纪的黄植诚也有着飞行的天赋,他热爱飞行,在天空上自由驰骋,好像世界都成了脚下的影子。无忧无束而又自由的飞行仿佛是人与生俱来最好的权利,他沉迷其中。
所以在上学的时候,他就展现出了优秀的天赋,在别的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他就勤奋的学习各种相关的飞行理论知识,遇到疑惑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回家也向父亲和哥哥提问,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天才少年,家庭背景,都让他在飞行一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他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他的努力,他的天分。都让他成为了飞行方面的翘楚。
后来他的优异成绩让他进了空军部队,但是他发现部队与自己想象的根本不一样。在教官的授课中,他听出了明显的反对中国要与大陆作对的思想,军队上层好像传递着中国大陆是敌人的想法。
他非常的不认同,在他看来,台湾和中国曾经都是一家人,他的很多亲戚还在中国呢,怎么会是敌人呢?他直接站起来反对教官。
教官一听非常生气,觉得这个学生不仅是挑战自己的权威,是具有非常严重的政治立场,于是直接罚他出去关禁闭,当时有别的学生看他这么刺儿头也纷纷远离他,也有的赞同他的想法,但是不敢说出来。
后面黄植诚以优异的成绩打了教官的脸,他出色的飞行天赋渐渐显露,也被安排到实战训练中。可是他却被委派到在台湾和中国之间巡视,他觉得这是不应该的,他的敌人应该是日本,是越南。
而同时他看到那些凭借着权贵出身的子弟明明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学习成绩也是烂的一塌糊涂,却能登上高位。他更是对此感到不满。
他心里一直都有着回归大陆的念头,可是这个想法却一直不敢付诸于实践,一方面自己的父母亲人都在这里
另一方面,因为前面有几位空军投降了中国大陆所以军队在这方面查的越来越严了,甚至还派出了特务在他们中不停的侦查。黄植诚也在不停的害怕会被发现亲大陆的倾向
那些日子,那些无人知道的夜晚,那些不敢倾诉给战友的秘密,他都一个人度过了,甚至连母亲,哥哥都不敢说,这些想法必须埋在他自己的肚子里,因为一旦说出,都有可能是掉头的罪过。
军人的思想也在折磨着自己,他怕被别人说自己是个不忠诚的人,忠臣应该是不事二主的,是他只是想要回家啊,只是认为他自己的祖国就是中国大陆啊。
在日复一日的精疲力尽的训练中,每早天不亮就开始训练。夜色深黑之后才回到床上,这些习以为常的训练现在却也在折磨着他,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梦想,要回祖国的梦。张月色阑珊,每到训练结束,他就一个人开始做那个梦。
面对部队中愈发严重的排斥中国大陆的现象,他终于受不了了,他想他退伍。可是这个时候的台湾当时已经因为黄植诚之前对中国的部分发言,已经开始怀疑他了。原来他曾经在越南攻击中国时说“曾经是中国帮了他们,现在他们反而来反咬一口,是恩将仇报,而他们也早晚会被中国击败。”
当时直接有人上场呵斥道“注意你的立场。”他不以为意,因为中国就是自己的立场,他向着祖国有什么不对?
当时的很多人却虎视眈眈的望着他,觉得他是一个叛徒,是一个异类,在他们的心中仿佛黄城值才是那个国家的叛徒,而他们是正义的战士。他们觉得黄植诚不够爱国,甚至想要教育教育他,但是联想到这家伙的父亲兄弟在空军方面的权威还是算了。
而对黄植诚而言,就好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他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从小长大的这个台湾,可是他也深切的爱着祖国大陆,他盼望着两者可以统一的那一天。他觉得台湾军队里的某些思想是不对的,不应该因为越南问题针对自己的祖国。
然而当时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很快就结束了,中国胜利了,却有部分的人不以为荣,反而觉得这不利于台湾的发展,他们觉得自己的敌人更加强大了,应该以此为警惕。
他对此无能为力,他想要去劝化他们,却发现有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特别是当时祖国大陆颁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停止炮轰金门,和平统一,这一切让他心里那一颗回归祖国大陆的种子渐渐生根。
为此他特意找来了相关报刊,想要了解那个自己的国家。报纸上人民的笑脸,大陆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积极的生活状态,这一切都感染了他。
生活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意外,小小的插曲,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会对整个人的一生形成波澜壮阔的影响。当时黄植诚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的结果让他惊讶无比,原来自己的祖国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发展成了这个样子,他为祖国大陆感到骄傲和自豪。
他下定决心要回到祖国大陆,可是在诺大的空中,台湾的航空领域那么大,他怎么从中突出重围呢?一旦他做出什么异常举动便会面临被抓的风险,是一次极其高危的行动。
而他如果想要成功,想要回到祖国大陆,想要成功的回到祖国大陆。就必须迈过空中监察这一关,他的线路必须完全符合规范,且同时又能到达中国大陆的领地。
当时他竟临时负责对一飞行学员进行考核,虽然携带一人投诚非常的不合时宜,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可是当时已经找不到单人飞行机会的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他决定趁这一次机会回到大陆。
新人无比敬佩的望着前辈这一位天才少年,可是突然一眨眼,原来他们已经到了大陆福州的上空,再也看不到台湾了。
新人立马要求返回,黄植诚犟不过他,也知道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舍不得离开自己从小长大的台湾和养育自己的父母们。
他只能选择重新飞回,等到少年成功跳伞后,他才再一次来到福州上空,然后就有了我们开头的那一幕。
邓小平主席特意夸赞了他的爱国行为,他来到曾经父亲的家乡,拜了祠堂,见到了母亲的姐妹们,跟自己的母亲长得真的很像,也见到了母亲曾经提到的那位堂姐,这位堂姐竟然取了个跟母亲一样的名字。
在祖国这片大陆上,他吃到了父亲念念不忘多年的美食,见到了曾经的亲人们,也有了再次奔赴的方向。
后来的他又担任了空军的副校长,他以他优秀的能力和飞行才华教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桃李满天下。
后期他又从事了民航工作,哪怕已经退休,可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余热。我衷于各种捐款和慈善事业,希望祖国大陆越变越好。
血缘永远是打破地域的种子,中国大陆和台湾人民本就是一家,虽然我们暂时分开了,只要我们两岸人民的心扣在一起,那祖国的未来统一应该也不会是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