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高超15倍的业绩增速依旧位居一季报业绩同比预增上限排名的前列(具体详见上周一季报预告盘点:A股一季报行情打响上市公司净利最高同比预增超15倍)
周二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次日股价收盘涨停。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亿元到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55亿元到1.85亿元,同比增加1005.77%到1200.91%。预计Q1净利环比变动为-11%至5%。公司表示,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年度目标任务,深化精益管理,船舶产品收入及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产品毛利同比改善;公司联营企业经营业绩向好,确认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4月9日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新接订单人民币125.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1.64%。订单主要包括9,200TEU集装箱船、1,900TEU集装箱船、特种船及20,000方LNG加注船建造合同等。订单的履行预计将对公司现金流及后续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周五晚间公告,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200万元-1700万元,同比增长790.54%-1161.6%。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受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通信安全管理产品,电磁网捕器等新质安全产品及常青云AI超融合一体机等加速落地,自研产品在业务规模中占比有所提高,有效提升了报告期内的利润率。
周四盘后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5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同比增长846.70%-1,004.48%。预计Q1净利环比增长121.40%至158.30%。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深化与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驱动核心业务出货量增长,以及产能整合后管理成本下降和运营效率提升。同时,公司在AI端侧应用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和投入,积极融入细分领域头部品牌商的价值创造活动。中信证券刘易等人3月11日研报指出,当前公司在AI眼镜、机器人、机器狗、AI玩具、AI耳机及助听器各类端侧AI方面进展顺利,尤其是在AI及AR眼镜领域公司绑定了全球头部M客户。展望2025年,预计公司业绩将迎来大幅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4月7日在官网发布《关于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对公司业务影响的说明》。该说明指出,公司虽有逾50%的收入来源于境外(主要系保税区交付及美元结算订单),但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主要为部分镍氢电池产品)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不超过2%;且针对美元结算的订单,公司大多数情况下与客户商定采用FOB模式(Free On Board,“离岸价”),无需承担关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