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制作比电影嗨28天在苏州连拍4部我们全力押注海外短剧”|专访
时间:2024-08-22  浏览次数:663

  近期,娱乐资本论专访了海外短剧制片人韩沛均和海外短剧导演金超程,他们分享了在这个新兴市场中摸索前行的经历。从短剧内容的策划到制作,再到市场反馈与平台合作,他们详细阐述了海外短剧市场的现状、挑战与机遇。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得以一窥这个快速发展而又充满变数的领域,并思考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4年,我在美国读完法律博士后,做了三年律师。2017年开始在小糖人文化传媒工作,后来自己创业,做了长视频平台的数个定制剧项目。长剧需要垫资,时间成本也很高,项目太重了。

  Vertical Smart团队成立于2024年,专注于竖屏英文短剧的策划制作。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北美学校(哥伦比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查普曼大学等),制片、导演、执行导演、编剧均可使用英文沟通,且部分熟练程度达到母语级别。目前团队已拍摄四部英文短剧,处于已发行和待发行阶段。

  人性深处是相通的,人们往往喜欢类似的内容。比如美国在有线电视的时代最常播出的内容很多就是肥皂剧,甚至比《绝望的主妇》更狗血,也是家长里短的剧情。

  内容上,很难说谁好谁坏,主要是怎么做好信息和情节的密度,比如节奏、反转等。当然,运气也重要。

  美国奈飞的订阅用户大概是7000万,大概覆盖了美国四分之一的人口。一部短剧,用户充值看完需要30到50美金,充值总额能到一两百万美金就很爆款了,那对应的充值用户大概是3——6万人,市场还是很大的。

  其实我们离受众还是有些远,下一步我们准备做详细的调查,感觉应该是中年人为多,也就是20年前看肥皂剧的人。

  这次在苏州昆山拍,那里有很多欧美系的建筑,很多拍摄的地方都是别墅的内景,可以用的。外籍演员也不难找。我们7天一部,连拍了4部,一个月。

  演员基本都是常驻国内的外籍演员,首先演员池就不大,其中有一些并没有很多影视从业经验,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演员的话主要是口音问题,他们来自全球各地,英语口音各异,文化习惯也不尽相同,和他们合作充满了挑战和乐趣。需要取得演员的信任,这样他们才能100%地配合你。

  我们批量拍摄的话,成本也能控制的更好一些。从剧本到后期都自己做,几部的内容不一样,想测试一下市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海外短剧还是和国内短剧不一样。国内的用户被抖音、快手洗过一遍,国外TikTok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节奏没有国内的这么快。

  投流很重要,我们希望平台能尽最大的力气承诺投流,但平台是赛马机制,只希望挑性价比最高的短剧投流。这件事中间沟通的成本还是挺高的。

  我身边很多美国、澳洲的朋友都在做短剧,平台也意识到了内容本土化很重要,对制作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拍海外短剧的团队,会说英语的都不是很多,我们算是做得很好的。

  我们先看一下这部的回款情况,再看看下一部怎么做。现在文娱只有两个方向好融资,一个是AI,一个是海外短剧。海外短剧还是很有前景的产业。

  一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后来就开始享受过程并乐在其中。短剧创作不像电影那么的拧巴,而是尽量做到吸引人、抓马,创作的过程挺欢乐的。

  经验的话,我觉得创作团队和投流团队之间有很大的沟通鸿沟,非常的割裂。投流团队普遍不知道怎么抓内容重点,没有剪辑到其中的精华部分,投流素材太差;另一方面,创作团队也常常得不到投流部门的一手反馈,无法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指导。




上一篇:来回29天带着儿子从南京骑摩托到西藏这位父亲说:“骑行在路上比上课外班收获多得多   下一篇:让红树林变“金树林”广东环交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