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直到黎明》后,有朋友在文章下留言称,“最后牧师的女儿追随了克鲁尼,情节与《天生杀手》紧密相连”。
如果你没猜错的话,《黎明到黎明》中的牧师女儿和《天生杀手》中的女主角这两个角色是同一个演员,都是由朱丽叶特·刘易斯饰演。 而且,《黎明直到黎明》中的朱丽叶特·刘易斯最终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了一个敢于向敌人开枪的坚韧坚强的女孩,一夜之间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影片最后,她还向乔治·鲁尼饰演的哥哥问道:“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 但克鲁尼拒绝了她,说我虽然是野兽,但仍有人性。
因此,说《天生杀手》是《直到黎明》的精神续作是没有问题的。 更重要的是,这两部电影的编剧是同一个人,昆汀·塔伦蒂诺。 精神上的一致性,在昆汀身上,是可以完全统一的。
综合参考昆汀那个时期的剧本,《落水狗》、《真实浪漫》、《低俗小说》、《天生杀手》和《直到黎明》都是在三五年内拍摄的。 从思想谱系上看,他们是一致的。
《天生杀手》中伍迪·哈里森和朱丽叶特·刘易斯的疯狂爱情,与《真实浪漫》中克里斯蒂安·史莱特和帕特里夏·阿奎特的爱情如出一辙。 《天生杀手》中的疯狂和混乱与《落水狗》中的疯狂和混乱如出一辙。 《天生杀手》中,一边说着垃圾话,一边突然持刀杀人的设定,与《低俗小说》中的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都是塔伦蒂诺最喜欢的技巧。
所以,《天生杀手》与《直到黎明》、《落水狗》时期的昆汀一脉相承,精神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是邪典经典,所以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问题是,《天生杀手》上映后,昆汀拒绝承认这是他写的剧本,甚至指责导演奥利弗·斯通盗用了他的剧本,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问题是,当两个天才相遇时,如果节奏不同步,自然会产生冲突,而且会很激烈。 不幸的是,说到《天生杀手》,昆汀和斯通的关系就是这样。
奥利弗·斯通凭借《野战排》和《生于七月四日》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并凭借《午夜列车》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 而且,他还获得了柏林银熊奖和威尼斯评审团奖,是横跨好莱坞和欧洲电影圈的实力明星。
斯通的电影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宏观命题,然后从微观角度去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肯尼迪》、《野战排》、《华尔街》、《萨尔瓦多》、《诞生于七月四日》、《尼克松》、《斯诺登》、《亚历山大大帝》、《小布什传》 、“世贸中心”,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了,他们都是大人物、大事件,而影片中的故事都是影响历史时刻的事件。
这么多宏大的命题,斯通会拍小人物的故事吗? 他当然知道。 在他的小人物电影中,也不乏《挑战星期天》《不许掉头》《疯狂电台》等不涉及宏大题材的作品。
但宏伟的主张是斯通灵魂的血液。 如果你说拍摄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只是为了讲好故事、媚俗、商业化,那你就错了。 斯通笔下的小人物也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这些小人物做出的选择,依然能够折射出巨大的社会话题,也展现了斯通的悲悯与悲悯。 典型的作品就是《天地》,表面上看就是一部普通的爱情片,但主角是越南女孩和美国军官,而且恋情发生在越战时期,所以还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而且这不仅涉及到越南战争,还涉及到文化的冲突。
因此,斯通电影的视角是深入历史细节,了解大历史是如何发生的,进而以鸟瞰的角度看待众生,以慈悲的角度观察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
这说明,奥利弗·斯通拿到昆汀·塔伦蒂诺的剧本后,不可能按照昆汀的初衷拍一部纯粹的邪教电影,而只能拍关于杀戮、杀戮、享受复仇的电影。
昆汀曾经讲过一个关于他童年的故事。 他说,他十岁左右就开始看《教父》和《法国卡特尔》,都是妈妈带他看的。 当他回到学校时,他惊讶地发现他的同学没有人看过这部电影,因为他们的父母不让他们看。 昆汀回到家问他的母亲为什么允许他看这个。 他妈妈说:儿子,这只是一部电影,你不会因为看到电影里的东西而毁了你。 这只是一部该死的电影。 事实上,我更担心你看新闻而不是电影。
昆汀还表示,现场问答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你总是拍极其暴力的电影? 就不怕教坏孩子吗? 昆汀反问道,为什么电视上有那么多科教片在教育人们,但他们却不记得世界已经变得更加美好了?
昆汀和斯通对待历史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无耻混蛋》中,昆汀刺杀了希特勒。 在《好莱坞往事》中,他还改变了片中“曼森谋杀案”的结局,让莎朗·塔特在片中得以生存。 在《被解放的姜戈》中,他大胆地让黑人成为赏金猎人。 在他的电影中,历史可以被改变,让现实中没有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
因此,当富有同情心的斯通遇到纯粹的梦想家昆汀时,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 昆汀只想写简单纯粹的故事,他是一个纯粹的电影艺术家,而斯通则想把电影政治化、社会化,加入自己的观察,他想成为一个电影思想家。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历史背景。 《天生杀手》上映于1994年,那是世界电影的超级年,也是电影界的颠覆年。 在此前后,从未有过像今年这样的丰收。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2年苏联解体,美苏多年争霸的结果最终以美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世界终于从两极世界变成了与美国共存的世界。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发言权的国家、世界的巅峰、文明的方向灯塔、民主的终点。
美国在单极世界中称霸的时代直到9/11之后才突然改变。 开始向中东转移力量,美国的影响力开始下降。
奥利弗·斯通正处于美国最繁荣的时代。 当他看世界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种疯狂、混乱的世界,有物欲横流,有纸片金钱。 世界就像是一个过于喧闹的垃圾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碎片。 到处都是雾霾。
《天生杀手》中伍迪·哈里森和朱丽叶特·刘易斯之间的疯狂爱情和肆意杀戮,以及《天与地》中汤米·李·琼斯和李世侠之间的感情,都屡屡被时代碾压。 爱与恨没有本质的区别。 《天生杀手》中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疯狂媒体人,与《电台》中的电台脱口秀主持人没什么两样。 他们同根同源。
如果你想好好理解《天生杀手》,可以把影片的表面情节放在昆汀电影的背景下去理解。 想要深入理解这部电影,就得了解斯通电影的拍摄逻辑。 两个天才的交集有点尴尬,这让这部电影充满了争议。
电影的片名是《Born》,即英文的“Born”。 中文翻译非常符合邪教电影的含义,但失去了一些英文更深层次的含义,即没有体现“反社会人格”的含义。 先天杀手在哪里? 这不仅仅是反社会人格。
在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中,反社会人格会得到社会纠正,不会出现。 然而,在一个无序的社会中,反社会人格就会暴露出来,给社会带来危害。
伍迪·哈里森和朱丽叶特·刘易斯在《天生杀手》中所做的就是,在斯通眼中,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无序的社会。 社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污秽和残渣,这给了伍迪·哈里森、朱丽叶特·刘易斯这样的人可以随意杀人、疯狂相爱的空间。 作为精英阶层的代表,来自警察的汤米·李·琼斯和代表媒体的小罗伯特·唐尼,是社会混乱结果的直接推手。 正是由于他们的贪婪和无知,直接促使伍迪·哈里森和朱丽叶特·刘易斯的行为更加疯狂,给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奥利弗·斯通用他一贯的鸟瞰小人物的方式,再加入卡通、科教片等元素来展现时代的混乱。 在他看来,伍迪·哈里森的疯狂并非个人原因,而是社会推动的,必然会发生。
当然,从目前的思维来看,奥利弗·斯通属于典型的白左思维。 他就是想打美国社会的脸,不管它的发展水平如何。 他只是想批评它,打它的脸。 所以,在影片的最后,邪恶取得了胜利。 伍迪·哈里森和朱丽叶特·刘易斯杀了所有他们想杀的人,上车继续逃跑。
欣赏《天生杀手》,最好有一些摇滚精神,尤其是崔健的,肆意而疯狂,让悲剧和疯狂腾飞,暂时迷失自我,对这个社会投以愤怒的目光。
恰巧听了崔健的《彼岸》,听到了开头的说法,然后听了这首摇滚歌曲所传达的力量,然后与世界进行了比较。 那种感觉,那种迷茫,那种愤怒,那种无力感,就像在看《天生杀手》一样。 值得细细品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