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们就要迎来了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节气了。立冬节气是表示冬天的开始,但是气象意义上的入冬是要根据“候平均气温”来划分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的冬天来的越来越晚了,而且今年11月了,我国多地还有30度的高温,本该已经入冬的北方多个城市,反倒是推迟了。下面是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入冬进程图,一起来看看哪些地方入冬了呢?
在饮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夏季人体出汗多,而天气转凉后,出汗量减少,体液更依赖于通过呼吸、尿液等方式排出体外。到了秋冬季,身体敏感的人往往就会觉得夜尿增多了,起夜次数也多了。
节约能源减轻供电压力。供暖需要用电,若冬季偏暖,供电压力就会减小。但是,由于冬季冷暖变化不定,气温有所起伏,所以根据天气情况,采取供暖对策,可以大大节约能源。
正值十一月,马上就要迎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也就是立冬节气了。但是最近各地的气温却是呈现大回暖的趋势,多地的气温又是升到了30度,明明是深秋时节,气温却是暖如初夏。那么,今年今年冬天会“迟到”吗?2023年会出现最暖冬天吗?到底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呢?下面一起来分析分析。
北方正在哐哐哐下大雪,冷空气还在北方徘徊,南方却是一片艳阳天。据最新气象预报显示,冷空气还没影响到的长江中下游炎热依旧,像是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今天最高气温接近或达到30℃,也是打破了往年11月的气温记录。不过,来降温的冷空气已经发货了,预计后天起就会影响南方地区。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将会搅乱天气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来,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夏天越来越热,冬天也是逐渐热了起来。据中国天气最新消息,厄尔尼诺要来了!目前是已经开始了厄尔尼诺状态,预计这次将持续到冬天。那么,即将形成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下面一起来分析分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古老的智慧和经验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包括农业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它们简单易懂,但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今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户户买老牛。”它告诉我们节气和农业之间的什么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古老的智慧和经验,包括那些根深蒂固的农业谚语。这些农业谚语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和生活哲学。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分享“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这句谚语。你知道它包含了什么真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温带气旋同热带气旋台风一样,都会带来风雨影响。据中国新闻网消息,温带气旋“夏兰”引发了强风暴,而这场强风暴也是席卷西欧多国。目前,受温带气旋“夏兰”影响,已经是造成了5人死亡,另外法国约120万户家庭出现了断电。以下是更多内容。
秋冬时候也是冷空气最活跃的时候,这个时候来的冷空气不仅来的频繁,而且强度也会比较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冷空气来的时间。今天中国气象局召开11月新闻发布会,其中指出接下来的11月将会有5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要注意的是,虽有冷空气助力,但是今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仍偏高。